财政资金空转是什么意思?本文为您解密财政“空转”。
一笔财政资金入库后支出,又入库又支出,来来回回都是这一笔资金。但是收入叠加了好几次,支出增加了好几次。
乍一看,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,收入也保证了,支出也到位了,但这就是传说中的“虚收空转”,也叫“列收列支”。
恐怕以后不行了。财政部要求2015年各地开展清理检查,严肃查处本地区财政“空转”行为。经济观察报了解到,财政部对采取“空转”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判断是,这会扭曲经济运行情况,误导宏观调控决策,与新预算法的要求极不相符,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这种行为。
新预算法规定,“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”,“对虚列政府收入和支出的责任人,根据情节给予降级、撤职或开除的处分”。
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,解决财政空转,首先要改变问责制度,“现在的问责是把财政收支作为重要指标,需要改为公共服务绩效问责为核心”,还需要公布地方政府现金流量表,以与预决算报告对照,同时改进会计记录,并增强地方政府预决算报告的透明度。“比如,现在财政支出以‘拨款’作为支出确认,以后应该改为‘付款’环节记录,就是以款项实际支付作为记录的标准。”王雍君说。
所谓财政“空转”,是指财政部门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过高,年底难以实现,只好弄虚作假,通过财政部门向企业拨款后,再由企业将资金以税收等形式缴回财政,通过倒账虚增收入、虚列支出,完成每年的增长指标。
一位基层财税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,“空转”现象以贫困地区多,虽然预算法要求不下税收任务,但以前国务院对GDP和财政收入有考核,政府要花钱,而且支出项目时经过人大审议的,有法律效力,如果突然短收谁能负责,“每年的支出,特别是刚性支出都是列入收入的,不然会出现‘财政断供’的现象”,因此虚增收入成为一种不正常的惯例。“中部省份的一个县当年换届的时候,财政收入增长40%,第二年财政收入负增长,后来用了近五年才把那一年虚增的泡沫挤掉。”一位熟悉地方财税状况的专家说。
该专家称,产生“空转”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考核机制,也就是财政收入增长的考核。他说,在过去GDP高速增长期,考核地方行政长官的标准中,GDP是关键,第二是财政收入,第三就是财政支出。“经济增长,财政收支也要同步增长。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增长或者略高于经济增长的安排,是出于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,也有换届的原因。”他表示。
该专家举例称,2800多个县能干满五年以上的官员少之又少,因此做事更易考虑短期效益和短期利益,特别到了换届的时候,为了晋升,地方官员会通过列收列支和空转来体现政绩。而另一方面,由于预算管理存在很多漏洞,特别是财税、金融、海关等几个收入征管部门,在非税收入领域存在的“空转”现象更明显,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来实现这个目的。比如,税务局长如果完不成税收任务,可能会虚报收入,再以政府奖励的形式“空转”出去。
财政“空转”是在近20年随着分税制而出现的。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表示,此前中国财政体制是一统的体制,地方财政的权力和空间非常有限,不可能玩空转,没有这样的空间也没有这样的需求。
到上世纪末这种“空转”发展到了顶峰。据一位税务人士称,当时在基层的财政部门,为了完成财政收入任务,用税收进行空转的时候,出现了好多发票,上面名字直接写着各国总统的名字,比如叶利钦、克林顿等。
上述税务人士透露,“空转”分好几种,一种是财政自己空转,比如土地招拍挂,可以政府自己相关联的公司,公司内部接手,等于完成了收入和税收任务,然后去抵押贷款。
但该人士说,税收空转必须是全口径归地方的税种,比如中央与地方分成的增值税是没法空转的,而比如土地增值税、印花税、城建税都有空转的可能,不过,城建税是挂在增值税等流转税上,空转有一定的风险性。
他说,税收空转主要是指政府通过预征税款、实行完税奖励、无偿出借财政资金给应税单位缴税的做法。实际上是,资金以税款的名义经过纳税人、银行、税务局、财政局周转一圈后,又回到其原始位置的周转活动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,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:liaycn@163.com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the site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